梅雨天,接下去又有夏天的雷陣雨、臺風帶來的暴雨,這幾年沒讓我們浙江車友少操心。汽車路路通微信平臺上,關于愛車防水的咨詢、投訴,這幾天也格外多起來,錢江晚報記者為此一一求證。
自動啟停功能
雨天要關閉
最近這幾天,微信微博上有一條消息流傳得很廣:“特別通知帶自動啟停功能S/S的車車:雨天一定要關閉這個功能!”愛車有這個省油的高大上功能的車主馬上不淡定了:真的么?
傳說是這樣的:“排氣管位置比較低的車型, 涉水的時候發(fā)動機頻繁熄火,有可能會讓排氣系統(tǒng)進水而導致無法著車,所以一定要關閉啟停系統(tǒng),讓發(fā)動機一直保持在不熄火的狀態(tài)。”有些廠家的官方微博都轉 發(fā)了上述消息,提醒車友注意;但也有些廠家稱自家車是“智能自動啟?!?,能自動判斷車輛是否涉水,不存在這個問題。記者也想知道:真的么?為什么?
為 此我們咨詢了杭州中奧汽車公司資深技師宮孟輝。他認為,如果雨天不得不涉水行駛,確實最好關閉自動啟停系統(tǒng):一旦發(fā)動機是因為進水導致熄火,自動啟停系統(tǒng) 在工作,就會自動再次發(fā)動汽車——涉水熄火的車輛再度啟動,就很可能擴大損失,導致發(fā)動機受損。而因為涉水以后再次啟動導致的發(fā)動機損壞的損失,保險公司 往往是不賠的!
至于設計周全的進口車,尤其是底盤高、進氣口高的越野車型,確實相對涉水行駛不容易熄火,但是智能到能自動判斷是不是可以重新啟動?宮技師認為不太可能,保險起見,不得不涉水的時候,還是把這個自動啟停功能關掉吧!
浙 江的黃梅天,以及接下去的臺風季節(jié),這兩年積水事件不少。宮技師建議,遇到極端天氣,首先,盡量避免在積水路面行駛;其次,不得不通過涉水路面的,要有一 定的判斷能力和駕駛技術:緩慢、低速通過,并不停目測水位深度,如果水面超過半個車輪的高度,還是乖乖地退回吧;第三,投保涉水險?!盁o論如何,你要記得 你買的是個汽車,不是輪船!”
豪華新車
后門為什么“漏水”
劉先生上周花40萬元剛買了一輛豪華SUV。新車還沒上牌,只是在4S店洗了個車,他就發(fā)現(xiàn)后車門漏水!因此他打電話給錢江晚報投訴熱線,要求幫忙退車。
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劉先生說的“漏水”,其實是車門的頂部門框上有不少水珠,目前來看水并未進入車身內部。
4S 店的解釋是,這輛車車門上的“膠條”(劉先生認為它是密封條),其實是織物的,只是用來防塵防沙以及隔音的,真正防水的密封圈,是裝在車框上的。而車框以 內并沒有進水,因此不認可是車的質量問題。并且,4S店將店內同型號其他新車,經同樣的洗車試驗后發(fā)現(xiàn),車門頂部也同樣有水滴存在。記者咨詢了第三方技 師,技師也認為據(jù)此判定這車漏水有點牽強。
不過,為什么劉先生這款車會出現(xiàn)這樣的情況呢?據(jù)專家介紹,關鍵在于車輛的密封圈。一般高檔車的 車門上,會配備三條密封圈;中檔車會配兩條半;有些低檔車型就只有一條密封圈了。而這個“高檔低檔”,并不以品牌劃分:部分豪華車的中低端車型,也只有一 條密封圈,比如劉先生這輛SUV。至于省下密封圈的原因,自然就是降低成本了,因為這種密封圈和車輛同壽命設計,成本較高,就成了廠家減配的目標。
一 般情況下,減少密封圈,并不會導致真正的漏水,問題不大。不過,一旦發(fā)生極端事故——2012年,曾有一位女司機開著一輛高端豪華車不小心沖進了杭州湘 湖,車輛在湖面漂浮了10分鐘,車上人員成功獲救。專業(yè)人士分析,豪華車上的三條密封圈起了救命作用,良好的密封性贏得了寶貴的救援時間。目前來看,以密 封圈少了一條半條為理由要退車是有難度的,車主一定要在購車前擦亮眼睛看清楚(如右圖)。
下雨天天窗漏水
查查排水孔吧
下 過大雨后,關于天窗漏水的投訴也會格外多。不過,記者求證多家4S店、維修店發(fā)現(xiàn),大多是車主或維修人員不注重保養(yǎng)導致:雨水是從天窗排水孔進入A柱的兩 根排水管,再排出車外的。一旦排水孔堵塞,或者排水管、密封接合面的橡膠老化或者破損,都會造成漏水。而大多數(shù)天窗漏水都是因為排水孔堵塞所致。所以,每 次保養(yǎng)的時候、雨季來臨前,車主記得提醒一下維修師傅,或自己動手,定期檢查清理一下天窗排水孔附近的雜物、疏通排水口即可。
技師提醒,擋風玻璃附近也有排水孔,同樣要注意定期清理,不然也會導致堵塞、雨水倒灌進車廂。尤其是經常停在樹下的車,更要防止落葉堵塞排水孔。
(摘自浙江晚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