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:文章內照片為隱蔽拍攝,圖片質量欠佳請讀者見諒
濤哥從事二手車行業(yè)十幾年,見過形形色色的事故車、問題車。其實生活中難免有磕磕碰碰的時候,一些小的碰撞,事故、對整車結構并沒有什么影響,也不會影響我們的用車安全,但是接下來我們看到的這部重大事故切割車如果流入二手車市場,將危及駕車者的生命安全,希望接下來的內容能給大家提個醒,買二手車一定要留意。
從上圖中,我們可以看到這部豐田凱美瑞在事故發(fā)生過程中嚴重翻滾,受損極為嚴重。難道不甘于命運的它,就這樣進入了報廢場?答案是:NO!因為在利益的驅動下,總會有人讓他重新復活,流入市場。
從這個角度來看,這部凱美瑞的車頭部份還算完整,A柱和機艙基本還保留原樣,但尾部基本已廢,這時候,它急需“換體再生”。
濤哥在這里還是要和大家普及一下,發(fā)生重大事故,一般會使車體結構發(fā)生形變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“車架”發(fā)生變化,比如:車輛的A、B、C柱發(fā)生形變,車輛前后避震器支架、橫梁、地板、翼子板有過切割、焊接痕跡。車架相當于人的骨骼,這些部位一旦發(fā)生形變,不僅很難修復,即使修復好了,也會造成車輛的碰撞強度下降,影響著我們的用車安全,更不用說我們看到這部切割“合體車”了。
如果要讓這部車恢復“原樣”,維修廠就要找一部型號相同的凱美瑞事故車,但是需要車尾完整,就是和圖片中的這臺車事故情況完全相反,能夠“互補”,就可以通過拼接的方式,把兩部車合二為一,重新流入市場銷售。
可以看到,這部事故車只做到表面焊接,切點也并不正確,不僅開在路上危機重重,如果遇到二次事故再次斷成兩截的概率非常高。
總結分享:
一般像這樣的“大切車”外行極難分辨的出來,因為畢竟這是把前后兩段相對完整的車型拼接在一起,這種車也是事故車修復翻新中最可怕的一種。
遇到這樣的“大切車”,我們也不是不能從細節(jié)中看出一些端倪,一般重大事故必須進行車輛切割拼接時,通常會由鈑件較少的地方下手,也就是從A柱與前座椅墊前緣下方、C柱與后座椅墊前緣下方進行切割。至于判斷的方法則是將車門內的膠條拆下,觀察A柱與C柱是否有燒焊的痕跡。新車在原廠組裝時都是使用電焊,焊點較小且光滑平整,如果是接合的燒焊,焊點較大且粗糙不平;底盤的接合處可以用手去摸,約位于前座或后座椅墊的前緣下方處,看有沒有明顯粗糙的燒焊痕跡。如果有,那該車就是一部毫無車身剛性,駕駛安全等于零的“大切車”。
(摘自搜狐汽車)